7月9日消息,比尔·盖茨在最新文章中披露,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防治正迎来历史性突破。
这种曾被视为“无声死刑”的疾病,如今因早期检测技术与药物研发的进展,首次让人类看到逆转困局的希望。
过去,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依赖PET扫描或腰椎穿刺,仅能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进行,而此时疾病已潜伏15-20年。
2025年6月,美国FDA批准首个针对55岁以上人群的血液检测,通过测定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比例,可在认知衰退前数十年发现病灶。这种简便检测将推动常规筛查普及,为早期干预奠定基础。
治疗端同样传来佳音:FDA已批准两种药物,虽仅能适度减缓病程,但盖茨强调,若与早期检测结合,在症状出现前15-20年用药,效果可能远超当前预期。
针对无症状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,2026年有望揭晓更积极结果。
这些突破离不开持续科研投入。盖茨创立的“阿尔茨海默病数据倡议”等项目,正推动全球研究者共享数据、加速突破。不过他也警示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预算削减可能中断进展,呼吁加大投资。
从确诊即终末期到可提前预警、干预,阿尔茨海默病的“死刑判决”正在松动。
五年前,比尔盖茨的父亲就因阿尔茨海默病去世。正如盖茨所言: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样一个世界:再也没有人需要眼睁睁看着至亲被这种可怕的疾病折磨。”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ingfakeji.com/tech/928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