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吃点可口的水果是一大乐事。然而,面对有些美味的水果,我们常常在打开和剥皮时犯难:买个椰子,半天壳弄不开,吃个荔枝、龙眼,碰上不好剥的很影响心情,而波罗蜜要是在家里剥开一个,通常要废一把刀......
其实这些水果身上有一些结构,让我们可以“一击致命”轻松吃到水果的精华!接下来,笔者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水果剥皮和挑选的小技巧,让你轻松享受夏日水果的美味,再也不用为这些烦恼而头疼!
找到荔枝的“果缝线轻轻一掐就能裂开
荔枝的花是两性花,通常具有双室上位子房,每个子房室内包含两颗胚珠。理论上,每一朵花可以发育成两个果实。
然而,在实际生长过程中,通常只有一个胚珠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激素支持,从而正常发育成果实。
另一个胚珠则可能因为营养不足或发育不良而停止发育,最终萎缩或脱落。所以我们吃到的荔枝,都可以说是“荔生赢家”了(然而还是要被吃掉)。
在荔枝发育过程中,会发育出一个果缝线的区域,荔枝中间的果缝线也称缝合线,这条线是由雌蕊心皮边缘融合形成的边界线。
缝合线处的细胞壁较薄,细胞间连接较弱,因此在果实成熟时更容易裂开。正是由于这个特殊的结构,我们剥开荔枝的时候可以轻掐或挤出一个小裂口,然后就跟扒开贝壳一样掰开两块果壳从而方便的吃上肉。
除此之外,还可以另辟蹊径的从果蒂端直接扒开,这样也能将整个果壳一分为二。
经常买荔枝的人都会发现,自己买的荔枝果核有大有小,虽说算下来果肉差不多,但小核的吃起来毕竟更开心。
那么在茫茫荔枝中如何挑选果核小的荔枝呢?直接说结论吧,选择果实应该选择尾部稍尖的,不选尾部浑圆的。
因为饱满种子产生的赤霉素更多,会更容易进一步刺激整个果实膨大,也就变成“鹅蛋脸”了,而种子较小的果实则往往不会这样。
说到这里,咱们不妨举一反三,再来看看龙眼。龙眼和荔枝都是无患子科的亲戚,因此跟荔枝一样,要想长出果子,得先干掉自己的一个双胞胎兄弟,才能更好的生长。
我们吃的果肉成分其实是它们的假种皮,假种皮是由珠柄细胞(珠柄是胚珠基部与胎座连接的部分)发育而来,龙眼光滑圆溜,没有明显的果缝线,因此最好还是直接扒果蒂一端更方便,手法好的情况下,大部分都能掰成把外果皮掰成两瓣,就可以直接吃还不脏手,下次吃得时候大家可以试试看哦。
找到椰子上的三个薄弱点,不用工具都能秒开
身披铠甲的椰子也有软肋,椰子是棕榈科植物,果实非常坚硬,因此对于一些喜欢喝椰子的朋友来说需要准备一个开椰器,那么,如果没有开椰器一般如何喝到椰子水呢?
其实只要把椰子底部平平的一头,削去多余白色部分3 到 5 厘米(也就是椰子的中果皮),椰子坚硬的内果皮,也就是俗称的椰壳就露出来了。
稍微观察就会发现,此处周围的三个白色斑块,选取一个孔用筷子等硬物戳几下这几个孔(大概率是最大的那个孔)就能攻破椰子的防线。
为什么坚硬的椰子会留这三个薄弱的部分呢?
原来椰子壳上的三个孔是椰子花序的遗迹,形成于花蕾干燥和萎缩的过程中。这些孔洞有助于椰子的萌芽、通气和水分排放。此外,这三个孔也被称为萌发孔,它们与椰子的结构密切相关,只有一个胚胎从其中一个孔中发芽。
另外,这些孔也是椰子从树干吸取营养的传输管。如果没有这些孔,以椰壳的强度,椰子恐怕把自己活活憋死也没法发芽。
开菠萝蜜的核心关键点,竟然是切开一端后让它“静”一会
菠萝蜜一般在每年的4~5 月份就开始陆续上市了,6~8 月开始大量上市,国内产地一般是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近几年也有很多从泰国、印度、越南等地进口菠萝蜜。好吃是好吃,但如果你购买一整个菠萝蜜回家自己切,那有可能切一次就得毁一把刀,还容易弄得到处黏糊糊的,这都是因为菠萝蜜中的胶。
菠萝蜜的胶是一种由菠萝蜜果皮、果柄等部位分泌的天然乳胶状物质,主要成分是植物乳胶和蛋白酶,具有很强的黏性。虽然很烦人,但是这些胶对于菠萝蜜有着重要的作用,它们可以阻碍昆虫的啃食以及病菌侵染,还能在菠萝蜜受伤的时候流出结痂,阻碍进一步感染。
开菠萝蜜一直是一个技术活,通常要先切开一端,先静置让它流胶3 到 5 分钟,这一步很关键,让胶先从果实中的髓芯中自然流出,用塑料袋擦拭流出的胶,塑料袋可以很好的吸附白色的胶。
然后从果实中间纵剖后,用刀挖去髓芯,然后用刀削下果肉(必要时刀可以擦一点食用油),放到干净的容器中去,用保鲜膜盖住后放到冰箱冷藏食用,最好能在2~3 天内全部食用。
挑选菠萝蜜时尽量选择果形圆润饱满得,这样的果实出肉率高,果肉更大。而那些形状歪歪扭扭、一头大一头小或有明显凹陷的菠萝蜜,果肉分布可能不均匀,甚至在凹陷处几乎没有果肉。
挑选成熟的的时候如果是先买现吃,可以按压果实的表皮,如果感觉有点软软的弹性并伴随有果香味,说明果子已经成熟;如果表皮偏绿,且摁下非常硬,一点弹性都没有,说明成熟度不够。如果轻松摁下且果皮颜色发深说明已经坏掉了。
菠萝蜜虽然好吃,不过也不建议多吃,一次性食用过多的菠萝蜜会导致消化不适、血糖波动、上火、加重肾脏负担等问题,因此在小家庭不建议买太大个的菠萝蜜,或者干脆直接买切好的小份菠萝蜜。毕竟就算掌握了开菠萝蜜的要领,这仍然是个花功夫的力气活。
水果的弱点都在哪儿?
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水果都有省力优雅的打开方式:
火龙果:可以揪着果实上火焰状的突起直接扒开,也可以对半切开用勺子沿着果皮和果肉之间的缝隙挖出果肉,这样更不容易脏手和弄脏衣服。
猕猴桃:与火龙果类似,但猕猴桃较难剥开果皮,可以用指甲在果实中间掐出一排2-3 厘米的伤口,再从中掰开,直接就可以将果肉挤入嘴中,或用勺子挖出果肉食用。
山竹:这种果子较硬,力气不够可能无法用手捏碎,可以把果实中间用桌子的直角边角摁压一个压痕,再放在两个手手心上,双手手指交叉相扣挤压果实,这样可以开得更轻松。
芒果:对于不好剥皮的芒果,可以把芒果在手上“盘”搓一会儿,让果皮发软,与果肉微微分离,再来剥皮。或者直接用刀沿着果核平面的方向切成两片,再把两片带皮的果肉用刀划成一格一格,将一粒一粒果肉削下食用。
香蕉:从“易吃性”角度来看,香蕉堪称“果中楷模”,它从柄处很容易剥开。但是有时候香蕉柄处可能变软,不好撕开。这时咱们不用较劲,可以换个方向,把香蕉尾部捏一下让它裂开,这样无论如何都能剥开了,事实上很多灵长类吃香蕉的时候真的是从尾巴上开始吃的。。
上面说的都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果,其他的同类型的水果也可以参考这些方法。
最后总结一下,正如著名演化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说的:“没有演化之光照耀,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道理。”各类水果上长得奇奇怪怪的弱点,其实背后要么是发育过程的结果,要么有利于繁衍生息,总之都有演化方面的意义,只不过,被聪明的人类钻了空子!
策划制作
作者丨张聪农艺与种业专业蔬菜方向研究生
审核丨王康 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 北京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会员
策划丨丁崝
责编丨丁崝
审校丨徐来、张林林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ingfakeji.com/tech/938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