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全国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极端暴雨天气。比如从 7 月 23 日到 29 日,北京 7 天的降水量就占据了全年降水的近四成。
特别是在密云、怀柔、平谷、延庆等北部山区突发山洪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据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,截至 7 月 31 日 12 时,全市因灾死亡 44 人,失踪失联 9 人。
而当洪水退去之后,返回家园的人们会面临一个问题,被洪水淹没过的房屋还能正常居住吗?
先说结论:洪水浸泡后的房屋能否居住,需要对房屋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专业检查,在确认房屋的结构没有受到影响的情况后,才可以入住,而且在住之前要对房屋做彻底消毒。
7月27日,在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西湾子村,施工救援人员在清理被杂物阻断的桥梁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
洪水对房屋的危害有哪些?
1冲击
在洪水水流非常大的地方,洪水会直接对房子产生冲击作用。这样的冲击作用对不同类型的房屋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。
在一些泄洪区域,依然存在土坯房和自建的砖混结构房屋,这样的房屋在洪水冲击下是有可能直接被冲坏的,所以这样的房屋在洪水退去之后不能贸然进入(特别是在离泄洪口近的地方)。
对钢筋混凝土结构(钢混结构)和钢结构的建筑,洪水的冲击作用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破坏。但是依然有可能会造成地基局部被冲刷破坏。所以,钢混结构的房屋即便墙体看起来完好无损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
2浸泡
另外,如果洪水长时间浸泡,洪水渗透到土壤中,会使土壤的承载力下降。这会影响房屋地基的稳定性,有可能会引起房屋不均匀沉降,导致房屋倾斜甚至是墙体开裂。
在洪水的浸泡下,砖混结构房屋墙体的砂浆强度会下降,也是会影响房屋安全的。钢结构和钢混结构的房屋如果被长时间浸泡,水是有可能渗透进混凝土内部,使钢筋锈蚀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。
当然了,有一些地区可能还存在更简单的土坯房、木头框架房屋,这样的房屋在洪水的冲击和浸泡下,可能会受到更严重的损伤。
而除了冲击和浸泡带来的物理损伤,洪水还可能会带来一些生物层面上的危害。
3霉菌
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,在洪水退去之后,房间会处于潮湿的环境下,而且夏季的温度又比较高,这样的条件非常有利于霉菌生长,它们有可能在 1~2 天之内就大量繁殖。
霉菌不光会让墙体上出现霉点影响美观,它们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孢子,被吸入人体之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,对于那些有哮喘病史的人,还有诱发哮喘的风险。
另外,还有些霉菌会产生霉菌毒素,比如在洪水浸泡过的建筑中可能出现的纸葡萄穗霉,它们中的一些菌株会产生毒素,影响人体健康。
4其他污染残留
当洪水泛滥的时候,它们可能会将沿途的污染物(比如农田里的农药、污水槽里的污水、下水管道中的粪便污水等)“裹挟”进水中。当洪水浸泡房屋的时候,这些污染物同样有可能在房屋里残留。如果被浸泡的房屋里有家具、衣物,这些污染物同样可能附着在这些东西上。
所以,无论是从房屋结构的损坏还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,在洪水退去之后,都不应该直接住进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。
7 月 27 日在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庄子村拍摄的河道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
当然了,这也不是说被浸泡过的房屋就完全不能住了。只不过在重新回到这些房屋里之前,有一些不可忽略步骤。
其中最重要的,在洪水退去之后,不要自行进入房屋,要对房屋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专业检查,在确认房屋的结构没有受到影响的情况后,才可以进入。
如果进入房屋居住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墙壁开裂之类的现象,一定要及时跟小区物业联系,确保房屋的安全。
入住前注意做好消毒
如果房屋结构没有受到影响,在入住之前也需要对房屋进行彻底的清洁。在清洁房屋的时候需要注意,如果房屋里还有积水区域,务必先切断房间电源(哪怕已经停电了也不要忘了这一步)。
在对房屋内部进行打扫的时候,对那些被洪水浸泡过且很难彻底清洗消毒的物品一定要“狠下心”来丢掉。比如床垫、地毯、枕头、沙发等(被洪水泡过的食品和饮料,即便没有拆开包装,也不能再食用了)。
对于那些可以“挽救一下”的物品,比如塑料、金属、实木桌椅柜子等,可以消毒清洁表面。对于能够清洗的衣物,在清洗的时候最好也要用消毒剂消毒。
如果发现电路或者是燃气管道出现了问题,千万不要自行修理,要联系电力公司或者是燃气公司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。
如果出现了霉菌但面积不大,可以使用消毒剂或者专门的除霉剂处理。如果霉菌的面积很大,自行处理很难彻底根除,建议找专业的公司来清除,避免霉菌影响健康。
总之,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并不是不能居住了,但在入住之前一定都要有专业机构确认房屋的安全性。在回到这些房屋中居住之前,也要对房屋做全面的消毒处理。
洪水无情,但科学的应对方法能帮我们最大限度地重建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家园。
策划制作
作者丨小玮 科普创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
审核丨许冲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 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业委员会 主任
策划丨张林林
责编丨王梦如
审校丨徐来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ingfakeji.com/tech/939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