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外玩水需注意!全国多地水域发现“食脑虫”踪迹:严重可致死

8月13日消息,每年暑假都有不少人喜欢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,还有人喜欢去游野泳,然而近期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。据悉,今年7月,一6岁男童玩水后发烧确认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(食脑虫),虽...

8月13日消息,每年暑假都有不少人喜欢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,还有人喜欢去游野泳,然而近期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。

据悉,今年7月,一6岁男童玩水后发烧确认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(食脑虫),虽经过全力抢救,最终还是回天乏力,于近日离世

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,足以引起大家的警惕,据悉,我国多地水域均“食脑虫”踪迹,其中南方比北方要更多。

食脑虫实际上并不是昆虫,而是一种高致病性单细胞原生动物,大多只有10-30微米,可在湖泊或河流中感染人类,导致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

在滋养体阶段,“狒狒阿米巴原虫”能伸出手足快速运动,而随着运动,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,因此被称为“变形虫”。

“狒狒阿米巴原虫”在进入人体后,会穿过鼻子,沿着嗅觉神经到达大脑,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、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。

潜伏期短则2-3天,长则7-15天,初期症状包括头痛、精神错乱、嗅觉、上呼吸道炎症等,之后头痛逐渐加重,可出现发热、呕吐、颈椎强直、昏迷,甚至死亡

野外玩水需注意!全国多地水域发现“食脑虫”踪迹:严重可致死-图1

医生介绍,“狒狒阿米巴原虫”感染多发生在夏季,因为接触水的几率会更高,尤其是游泳,甚至是游野泳,极大的增加了感染风险。

虽然听起来可怕,但想要预防其实也不难:

1、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、头疼、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。

2、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潜水、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。

最后提醒大家,可选择正规的游泳场地,尽量不要“野泳”,最大程度上避免和此类生物接触。
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ingfakeji.com/tech/94488.html

上一篇 2025年08月14日 00:00
下一篇 2025年08月14日 00:02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21726690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