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9日消息,今天微信安全中心公布8月朋友圈十大谣言,内容与“房东税”、医保新政、医疗补助金等热议话题相关。
微信方面表示,我们应当保持理性,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,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,避免传播不实信息。共同维护安全、健康、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。
1、9月15日起开征“房东税”?
近日网传称,随着9月15日《住房租赁条例》实施,“房东税”将正式开征。
真相:《住房租赁条例》的核心目的是规范租赁市场秩序、保护租客和房东权益,并非新增税项。税务部门明确表示,出租房屋的税费政策已实施数十年,未因该条例出台而调整,不存在所谓的“房东税”或“加税”。租赁信息备案旨在优化纳税流程,而非扩大征税范围。(“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”“法治网”微信公众号)
2、“医保新政下退休人员每月500元返款”?
近期,有网民发布题为《医保新政下退休人员每月500元返款与门诊自费的经济学分析》的文章,声称“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财政部于2025年8月初正式发布《关于优化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结构的实施方案》”,并规定“自2025年10月1日起,各地每月向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账户返款500元,同时普通门诊费用改为个人自付”。
真相:经有关主管部门核查,国家医保局与财政部从未发布上述所谓“实施方案”,文章所涉“返款500元”及“门诊自费”等具体政策内容均属虚构,系虚假信息。(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)
3、湖南可以领取医疗补助金?
近期,有群众接到短信或电话,声称点击链接可领取“医疗补助金”。
真相: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表示,未出台所谓“领取医疗补助金”相关政策。基本医疗保险仅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两种类型,不存在其他名称。除连续参加居民医保4年以上或居民医保当年基金零报销,可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支付限额外,目前并无多缴费即可提高报销额度或比例的政策。请广大参保人切勿轻信此类信息,避免点击不明链接,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。(“湖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”微信公众号)
4、成都世运会招募兼职,需交“保证金”?
近期,网络出现“招聘成都世运会兼职”的信息,要求应聘者缴纳“保证金”,实为诈骗分子假冒名义实施的虚假招募。
真相:经核实,该虚假招聘信息为违法行为人熊某某发布并以此骗取钱财,其已在异地公安机关协助下被抓获并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。实际上,成都世运会赛会志愿者及城市志愿者招募工作均已结束,除官方渠道外,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世运会名义发布的招聘信息均属虚假,请勿轻信和转账。(“成都网络辟谣”微信公众号)
5、成都大学招募“专本套读”,入学还能调剂专业?
近期,有考生反映未填报成都大学志愿却收到“专本套读入学通知书”,声称“入学后专业可以调剂”,并要求考生通过非官方渠道办理手续或缴费。
真相:成都大学严正声明,从未开展“专本套读”招生,任何此类“入学通知书”均系伪造,所谓“入学后可调剂专业”与学校招生政策完全不符。
正规录取必须通过各省高考志愿系统,且录取信息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、生源省份考试院及学校招生网查询核对。教育部提醒,此类虚假招生实际多为自考助学或网络教育,无法注册普通高校学籍或取得普通高校学历证书。(成都大学官网、“成都网络辟谣”微信公众号)
6、山西太原一男子因行车纠纷持刀伤人?
近期,一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“太原街头因行车纠纷持刀伤人”的信息,引发关注。
真相: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,该视频系男子刘某为博取流量、吸引粉丝,以自己多年前目睹的一起普通行车纠纷为原型,刻意添加“持刀伤人”等虚构情节编造而成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。目前,该虚假视频已被删除,刘某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,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。(“山西网络举报”微信公众号)
7、海啸来袭上海紧急转移30万居民?
近期,一则声称“受地震海啸波影响,上海30万居民通过大巴和高铁分流至苏州、无锡”“数十万上海市民正排队登车”的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传播。该谣言还配以“迪士尼等核心区域强制撤离”“浦东机场及地铁停运”等夸张情节,引发部分公众恐慌。
真相:7月30日,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8.7级地震,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预警,但预计对上海沿海影响的最大波幅仅为30厘米(非网传的1.2米),且当日下午已解除警报。经公安机关核查,该信息系男子钟某为博取流量,利用AI技术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,其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、造成不良影响。目前,钟某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。(“上海网络辟谣”微信公众号)
8、重庆遭遇“百年难遇洪水”?
近期,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“重庆遭遇百年难遇的洪水灾害”,并配以所谓“暴雨洪涝灾害”视频,引发部分公众关注和担忧。
真相:经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气象局核实,网传信息不属实,近日重庆未出现视频中的暴雨洪涝灾害。目前,警方正对造谣者展开调查。(“重庆辟谣”微信公众号)
9、北京发布8个“官方亲水点”?
近期,网络平台流传“8处合法开放游泳点位”“北京城内隐藏的天然泳池”等“玩水攻略”。这些攻略不仅详细罗列了热门地点、注意事项、适宜活动,还总结了北京市内的“8个官方亲水点”。
真相:对此,北京市东城、西城、朝阳等区的水务部门均表示:官方从未发布过相关公告,也没有所谓的“官方推荐点位”。
在城市区很多开放水域,因为水质、水深等原因,明确禁止下水游泳。而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禁止的水域,管理部门也不建议市民下水游泳。尤其当前正值汛期,河道水位、水流受泄洪影响可能随时变化,水下环境复杂难测,潜藏的安全风险远高于可控范围。(“北京网络举报”“问北京”微信公众号)
10、雷雨天用手机打电话会引雷?
有传言称“雷雨天使用手机打电话会吸引雷电,增加被雷击的风险”。
真相:该说法并无科学依据。雷击和用手机打电话之间并没有关联。金属、树木以及人体的电阻均比空气小,若闪电释放的先导电流碰到这些物体,就会把它们作为释放电流的通道。如果人站在高处或空旷的地面上,确实有可能优先被先导电流触碰到,从而造成雷击事故。
相比之下,手机打电话时候产生的电磁波并不会影响雷电的走向,更不会增加人被雷击的概率。所以,雷雨天应尽量避免留在户外,特别是高处或空旷地带。在室内,要远离金属水管、电器及窗户,对于是否使用手机则不需要太过忧虑。(“科学辟谣”微信公众号)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jingfakeji.com/tech/95557.html